「學語言最快的方式,就是直接到當地生活」,經過這一個月的遊學,證明此話一點都不假。而一間好的語言學校,在當地學習的過程中扮演最關鍵角色,她不僅能讓學生從教室中學到實用的內容,讓學生走出教室就能立刻使用,她也能成為學生在異地生活時最溫暖的支持者。
在Coto Japanese Club這一個月中,學習的驚喜不斷在女兒身上發生。
「學語言最快的方式,就是直接到當地生活」,經過這一個月的遊學,證明此話一點都不假。而一間好的語言學校,在當地學習的過程中扮演最關鍵角色,她不僅能讓學生從教室中學到實用的內容,讓學生走出教室就能立刻使用,她也能成為學生在異地生活時最溫暖的支持者。
在Coto Japanese Club這一個月中,學習的驚喜不斷在女兒身上發生。
這個暑假,我帶女兒飛到東京,展開一個月的遊學之行。許多媽媽朋友與網友對我們選擇的日語學校很好奇,我答應要寫一篇介紹文,讓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先來談談這趟遊學是如何成行的。
為什麼要到東京學日語?
我酷愛旅遊,從女兒小時候開始,我們就經常帶她四處遊歷,上小學後,我也總會趁學校放長假時安排到鄰近國家遊玩。女兒非常喜歡日本,尤其是那些可愛精緻的小東西,小一升小二之際,受到同學影響,她迷上日本的偶像學園(Aikatsu!)與寶可夢(Pokémon)。她不僅看動畫,也玩遊戲機,我們常在週末跑到百貨公司排隊玩遊戲。她蒐集卡片,對動畫裡的角色如數家珍,即使不懂日文,也愛模仿學唱動畫裡的歌。
有一天,她突然對我說:「馬迷,我好想學日語喔!」當時因為日常已經夠繁忙,不想再增加多餘的課,便把她的願望擱著。
前幾天帶女兒去逛化妝品店。喜歡五顏六色的女兒,在口紅區逛著。她拿起一支試用品,小心地把它轉出來看顏色,我也湊在旁邊看。
此時,專櫃小姐走過來,對著女兒說:「小朋友,不要玩口紅!」她從女兒手上拿走口紅,轉頭對另一位同事說:「妳看,這蓋子被弄得好髒,還把口紅刮壞了,妳拿去清一下。」
我跟女兒互看一眼,覺得莫名其妙,也很不舒服。這話是說給她同事聽?或其實是說給我們聽?女兒才拿起口紅不過兩秒鐘,不分青紅皂白就說是她弄的,會不會太妄加推斷了?本來想買一組保養品的我,購物心情完全被沖散。
「斷絕對孩子不需要的幫助,捨棄對孩子多餘的安排,離開不能沒有我的執著。」,山下英子這三句鏗鏘有力的話,我深深認同。
女兒已經五歲半了。回想這五年多來,她從事事依賴的小嬰兒,慢慢開始學爬學站學走,一歲想自己拿湯匙吃飯拿杯子喝水,兩歲想自己上下樓梯拿剪刀剪紙,三歲想自己穿襪穿衣穿鞋,四歲想自己煮小火鍋下樓丟垃圾,五歲爬高山不要人牽。而隨著年紀漸長,她也越來越有自主意見,例如想穿某衣服、不想穿外套、想帶哪個背包、不想吃哪道菜,她也不要大人干涉,例如摺紙時不要爸爸教、練琴時不要我指正等。
【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光看怡君的書,會以為她是正經八百、不慍不火的理性人類,然而實際認識她,才知道她根本是坦率豪爽、有話直說、毫無做作的俠女(據說她唸書時代曾被稱為「迅猛龍」)(這可以說嗎?)。這樣的個性與我一拍即合,幾年前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的露營大會中,我們一見如故,從此結下深厚的友誼。我們在寫作之路上互相鼓勵,給彼此建議,而由於頻率相近,有時不需太多解釋,就能立刻猜中對方心思,這樣的默契只能用「磁場很合」來解釋了。
放學回家,我發現女兒有些悶悶不樂的。雖然她沒主動說,但知女莫若母,我察覺她有心事。睡前,我問起今天是不是在學校發生不開心的事。
「老師今天沒有送我禮物。」她淡淡地說起,語氣有些失落。
「妳以前也收過很多禮物啊!老師今天為什麼送禮物?」我想起有幾次女兒回家後得意地炫耀老師送她的禮物,即便那只是一顆小小的串珠或貼紙。
「表現棒的人,老師就會送禮物。可是我今天也很棒啊!為什麼老師沒送我禮物?」她激動起來,委屈又不解地問著。
看著她為了禮物如此放不開,我默默思考著「獎賞」這件事在孩子身上的作用。特別是在團體之中,被表揚的榮譽感與沒被讚揚的失落感都被放大,如何讓孩子坦然接受自己並誠心欣賞別人,我認為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首先,我想先釐清「比較」這件事。
我問女兒:「妳說表現棒的人才有禮物,那個棒是跟別人比,還是自己比?比如認真聽課這件事,全班最專心的人是不是棒?如果一個小朋友平常不專心,但是今天卻很專心,這是不是也叫棒?」
「嗯……跟自己比吧……嗯不對,應該是跟大家比啦!……」她開始思考「比較」的基準,顯然兩者都成立。
接下來,我想帶她用更全面的角度來思考「他人評價」。
「那認真聽課的小朋友,他每件事都很棒嗎?」「嗯,不一定,他可能有些事沒那麼棒。」
「那今天沒認真的小朋友,他每件事都不棒嗎?」「也不是,他可能有些事很棒。」
「老師今天送禮物,只是針對某件事棒不棒,並不是說這個人的全部,對不對?」「嗯。」
「所以沒收到禮物,不代表自己不棒啊!收到禮物只代表那天的那件事表現得好,沒收到禮物的也只是那天的那件事沒那麼好。」這是我想傳達的重點,他人的評價通常只針對某件事,然而每個人的天賦不同、優缺點也不同,獎賞與責備不能用來評價一個人的全部,我們要懂得看全面,而非陷入某個點,鑽牛角尖。
「其實馬麻小時候也會這樣,看到別人被誇獎,心裡會很落寞,認為自己不夠好。但慢慢地我知道,雖然這件事情我沒有他好,但是我有其他事比他棒啊!例如他畫畫比我好,但是我彈鋼琴比他棒,或是他數學比我強,但是我英文比他厲害啊!」「對啊!雖然我舉手比較慢,但是我還是知道很多事情啊!」她懂了。
「我們不用每件事都很厲害,知道自己甚麼厲害、甚麼沒那麼厲害就好了。」人生不用追求完美,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誰,而非凡事與人爭第一。了解自己的強項與弱項,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舞台,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這是我的人生哲學,我想傳遞給她。
「而且,能真心為得獎的人高興,才是有真正有自信的人。不是嗎?」女兒點點頭。
人生沒有絕對的輸贏。教孩子懂得看自己的優點,也能誠心欣賞他人的長處,在獎賞的成就感與失落感間,找到安頓自己的座標。我不要她計較一時的輸贏,而是希望她的人生路能走得長遠有自信。
沒有獎品的那天,才能看到真正的自信。
*Jaguar小姐新書《我們正在冒險:開啟親子新關係的露營車之旅》正式上架!
*博客來連結
*金石堂連結
* 歡迎分享原文連結。未經同意,請勿將本文內容任意轉貼至其他平台。
女兒四歲左右,我發現她從大方轉為害羞。三歲時,她能自在地與不熟的婆姨叔伯對話,甚至落落大方地在一群家長前拿著小麥克風介紹公園,但四歲後,每每遇到外人與她對話,她經常是轉過頭去,臉帶羞怯、不知所措地看著我,跟以往有很大的差距。
我很不解這樣的轉變。學校老師解釋,孩子在三、四歲的階段開始發展「羞恥感」,她會在意別人的看法,會害羞是正常的。
雖然理解這是幼兒發展的必然過程,不過我還是好奇:懂得羞恥感是否必然變得害羞?如果孩子因為羞恥感的發展而開始在意別人看法,那又是甚麼樣的「看法」讓她們有這樣的轉變?
女兒歲剛進新幼兒園那段時間,我常為了她的人際相處而傷神。
一開始,是她被「排擠」。例如有一次她畫了張好朋友畫給剛認識的同學,但同學卻說「我不想跟妳做朋友」;又有一次是她想玩溜滑梯,小朋友卻擋在樓梯說「妳不准玩!」;某次她跟小朋友追逐玩樂,玩到一半對方突然掩著門說「我討厭妳!妳不可以進來!」;還有次是幾個小朋友來家裡玩,其中一個孩子說「我年紀最大,所以妳們都要聽我的!」。而無論在學校或在外面,也偶會遇到其他孩子不讓她一起玩玩具,或擋著不讓她加入遊戲。
接下來,換成她去「弄」別人。進學校一段時間後,我開始接到老師電話,說女兒在學校會推別人或打別人,問起具體狀況,原來是別人不小心踩到或手揮到她,她認定別人在「欺負」她,因此直接反擊。如果別人搶她的書,她也會立刻搶回來,還附帶打手臂一下。她也開始會說「我討厭某某」、「我不喜歡跟他/她玩」、「他長得很醜」、「他看起來很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