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550.JPG

女兒歲剛進新幼兒園那段時間,我常為了她的人際相處而傷神。

 

一開始,是她被「排擠」。例如有一次她畫了張好朋友畫給剛認識的同學,但同學卻說「我不想跟妳做朋友」;又有一次是她想玩溜滑梯,小朋友卻擋在樓梯說「妳不准玩!」;某次她跟小朋友追逐玩樂,玩到一半對方突然掩著門說「我討厭妳!妳不可以進來!」;還有次是幾個小朋友來家裡玩,其中一個孩子說「我年紀最大,所以妳們都要聽我的!」。而無論在學校或在外面,也偶會遇到其他孩子不讓她一起玩玩具,或擋著不讓她加入遊戲。

 

接下來,換成她去「弄」別人。進學校一段時間後,我開始接到老師電話,說女兒在學校會推別人或打別人,問起具體狀況,原來是別人不小心踩到或手揮到她,她認定別人在「欺負」她,因此直接反擊。如果別人搶她的書,她也會立刻搶回來,還附帶打手臂一下。她也開始會說「我討厭某某」、「我不喜歡跟他/她玩」、「他長得很醜」、「他看起來很笨」等等。

 

無論是「受害者」或「加害者」的角色,每次只要女兒發生狀況,我的內心都很不好受。當女兒被別人「欺負」了,保護孩子的母性立刻上身,我會跟著生氣,超想去罵那些孩子來替女兒洩恨,甚至下起指導棋,「教」她該如何應對。當女兒去「欺負」別人,我充滿挫折與無力,我會認為自己教養失敗,責怪自己不是稱職的母親,甚至去向對方的父母道歉,對女兒的態度也變得特別嚴厲。

 

然而隨著時間越久、經驗越多,我發現孩子的世界根本是另一回事

 

例如前面說的幾個事件,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她會難過或生氣,但沒幾天,她又跟那些孩子玩在一起。例如那個一開始不想跟她做朋友的同學,她們後來變成好朋友,放學時還會抱抱說再見;說討厭她的小男孩,還是很喜歡找她玩,有次還說很愛她;曾經被她K頭的同學,一星期後竟然送她一張畫;而她跟超級麻吉也會吵架,甚至說「我討厭妳」、「我不想跟妳玩」,但沒十分鐘兩人又和好如初,一起笑得東倒七歪;有幾次她開心地說「我現在跟OOO變成好朋友了呦!」,即便前陣子才一直說那人很討厭……

 

一路觀察下來,我才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在打打鬧鬧中長大的,一下討厭、一下喜歡,有時還會追逐打架(記得幼稚園時有小男生特別愛拉女生頭髮,我氣得追著他滿屋跑),但印象中很少有大人介入,我們後來也沒變成偏差兒童。怎麼當了父母後情緒變得比孩子更強烈,有時孩子早已不當一回事,但大人還沉浸在火大或挫折的情緒中……

 

於是我學著冷靜下來,客觀地觀察,發現這些衝突反而是增進女兒的社交技巧。

 

剛從獨生子女環境進入團體生活的她,一開始其實是笨拙的,然而經過一年半的磨合,現在她知道做哪些事別人會生氣,也會用適當方法讓別人知道她生氣。例如剛開始看同學們在玩,她會直接靠過去想加入一起玩,現在她懂得先問「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也知道別人有拒絕的權利。以前有人踩到她,她會很生氣地推回去,現在她學會說:「你踩到我了!」,或根本不介意,若對方道歉,她也會原諒對方說沒關係。對於真的不那麼投緣的同學,她也懂得保持距離,盡量不一起玩,減少衝突發生。

 

歷經這樣的過程,我覺得過去的反應有些可笑,孩子根本不記仇不記恨,過不去的反而是大人。尤其我觀察到成長過程有過不好經歷的父母,特別容易把事件放大來看,一下子就跳進「被欺負」、「被霸凌」的受害者角色中,無法客觀理性地看待衝突。衝突其實是孩子間相處的磨合,也是社交能力不成熟的必然結果,今天他被別人弄,明天換他弄別人,然而透過一次次事件,他們會摸索與調整,漸漸學到正確的社交技巧。孩子們是最純真的動物,由於還不會用禮貌的方式來表達不滿,因此直接說出當下感受或做出反應,但透過密集相處、不斷的衝突與和好,他們知道彼此都不是壞人,只是需要時間找到相處之道罷了。

 

於是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法國或日本父母盡量不介入孩子間的衝突了(<教養無國界>或<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都有類似觀察)。大人太快介入,其實是剝奪孩子獨立解決社交問題的機會,而動不動就在孩子身上貼標籤(例如說自己的孩子太軟弱、或別人的孩子在霸凌),把情緒投射在孩子身上,反而把孩子的社交關係導向不健康的發展。試想,原本孩子過幾天就不介意的事,卻被父母的情緒渲染,他是不是也會產生受害者或施暴者心態,覺得自己很弱或很壞?在這樣的暗示下,久而久之,他就真的變成那樣了…….

 

現在的父母其實承受很大的教養壓力,孩子一有狀況,就猛怪自己沒教好,或怪別人沒教好。想想以前的父母哪有時間管這些小事?但大人不管事反而讓我們有獨立學習的空間。其實我們都該放寬心,把孩子間的相處摩擦看做成長必經過程,除非是極端狀況(例如<法國小孩,不頂嘴?>說法國父母以是否發生流血事件為標準),否則盡量用輕鬆的態度面對,引導孩子用正面心態來看待人際摩擦,如此孩子也能懂得看光明面,在一次次委屈與衝突中找到自己的路。

 

後記:

 

前陣子女兒不斷抱怨某某同學老是罵她、笑她或用球丟她,還悲從中來大哭起來,但這次我沒跟著生氣,只是專心聽她說、同理她的感受,然後站在客觀角度反問她怎樣應對才有用(當然私底下還是打電話向老師詢問實際狀況,發現其實都是小事或誤會)。經由我的提點,她開始觀察其他同學的處理方式,也嘗試各種做法,最後發現「不理他」就是最好的辦法,兩星期後,我不再聽到她抱怨了。其實孩子也知道如果不好好對待別人,最後就沒有跟他玩,自然而然會去調整行為,我們需要的是冷靜引導並耐心等待,而不是情緒化地窮緊張啊!

arrow
arrow

    Jaguar 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