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上幼兒園兩個月後,我發現她開始常說:「我不喜歡OOO」。以前,她幾乎不曾說這類帶有強烈主觀好惡的話,她喜歡身邊的每一個人,就算沒那麼喜歡某人也頂多保持距離躲遠一點。上幼兒園一陣子後,她的負面情緒變得很多,三不五時就對我抱怨她不喜歡誰,而每次我問:「為什麼妳不喜歡他/她?」,她往往給我「因為我不喜歡她的臉」或「我覺得他長得不好看」這類不知所云的回答。
某次接她放學,老師也跟我分享類似的事情,她聽到女兒對新來的小朋友說:「我不喜歡你!因為我不喜歡你的臉!」。我驚覺事況不妙,原來她不只在家裡抱怨,還會到別人面前直接挑釁。當時,我不懂這樣的行為從何而來,對於她在社交上的負面行為也深感無力。
每次聽到女兒這樣說,我總設法從同理的角度對她解釋,例如:「妳這樣說,OOO會很難過耶~換成是別人對妳這樣說,妳也會不開心吧?」,只不過,這樣的策略幾乎不曾奏效。我直覺認為她心中可能有某些結卡住了,在結還未解開之前,她無法同理別人。
當時的女兒正處於手足無措的社交混亂中:剛進學校找不到好朋友、被小朋友排擠或拒絕、不知如何處理衝突、對別人的行為過度反應等。四、五歲的孩子還拿捏不好說話的分寸,面對不舒服的狀況,他們純真又直率地用「我不喜歡妳」、「我討厭妳」、「我不想跟你做朋友」來防衛自己。剛進學校的女兒也遇到幾次這種狀況,例如上次寫的好朋友事件她被排擠被拒絕,還有一次我們到小同學家玩,她追著同學想看他手上的玩具,同學跑到房間裡躲起來,掩著門對她說:「我討厭妳!妳不可以進來我房間!」,當時女兒很受傷。
然而,既然她曾因此受傷,為什麼還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呢?我想這就是人的盲點,苦媳婦熬成婆後,許多還是變成惡婆婆。自己明明不喜歡被這樣對待,卻仍下意識地模仿別人的行為,冤冤相報何時了。在這渾沌不明的人際摸索期,同儕影響又來火上加油,我警覺認為不能再放任情況惡化了,大人必須適時介入並引導,否則孩子會誤以為這就是處理「不舒服」的方式,傷害別人而不自知。
然而,教她同理無效,那癥結在哪,解藥何在呢?
某天下午靈光乍現,我找到方法了。
寒假的某個下午,妹妹來找我們一起吃飯。我牽著女兒的手與妹妹前後走在路上,女兒竟然回頭對以前感情超好的妹妹說:「我不喜歡小阿姨!」,而且還連說了好幾次(這在以前從未發生過)。當天回家,媽媽傳訊息來關心,問女兒是不是這樣說,妹妹很難過等等。過沒幾天,我帶女兒回娘家,妹妹也在,女兒再次對她說:「我不喜歡小阿姨!」,妹妹這次有點生氣了,也對女兒說:「我也不喜歡妳!」,女兒當作沒聽見,沒有回應。我低聲對妹妹說:「妳這樣對她說沒有用,因為她還不能理解妳的用意,她會真的以為妳不喜歡她。」
我決定好好尋找根源,對症下藥。隔天,我很認真地問女兒:「妳為什麼不喜歡小阿姨?妳以前不是很喜歡她嗎?」,女兒想了想,說:「我不喜歡小阿姨搔我癢。」,我說:「那妳可以跟小阿姨說我不喜歡妳搔我癢啊!」,女兒說:「我有說不要,但是她還是一直搔我癢啊!為什麼她要這樣?」
原來,任何不喜歡都是其來有自的,是否能擁有好的人際關係又不委屈自己的差別,在於自己有沒有能力釐清問題與感受,並坦白地把情緒切割而已。雖然我不斷透過大小事件引領女兒同理別人的心,然而當她的委屈與不適沒被妥善處理之前,她只能透過直接反擊與否定對方來掩護自己。我突然理解為何她會老是說不喜歡某某同學,或許是因為她們曾經發生某些衝突或誤會,但若發生事情的當下沒有被坦率地處理,日積月累便可能演變成全面性地討厭對方。這是人想保護自己的天性,就好像當我一直很熱情地對鄰居打招呼,但鄰居卻老是把我當空氣不理不睬時,我也會因為想掩飾受傷的心,不由自主地討厭起對方一樣。
孩子與大人都一樣。許多時候,我們不喜歡某人,是因為對方的某些行為觸怒自己,然而許多時候我們逃避問題,情緒性地用全面否定來一刀切割彼此,人際關係也因此烏煙瘴氣。其實我們需要的,只不過是開誠布公地坦白自己的不快,對事不對人,沒有人喜歡被討厭,大部分的時候,他們只是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問題而已。
幾天後,我帶女兒回娘家,碰巧妹妹也在,大家又一起外出買晚餐。路上,女兒又對妹妹說:「我不喜歡小阿姨!」,這次,我不再用「同理」解決,而是直搗問題核心,幫助女兒釐清。我問她:「妳是不喜歡小阿姨這個人?還是不喜歡小阿姨搔妳癢?」,女兒回:「我不喜歡小阿姨搔我癢。」。我說:「那妳可以跟小阿姨說妳不喜歡被搔癢,而不是說妳不喜歡她。」,女兒轉過去對妹妹說:「小阿姨,我不喜歡妳搔我癢!」,妹妹很體貼地說:「好!我以後不會再搔妳癢了!」,女兒也說「好~」。
我趁勝追擊,向女兒解釋:「所以妳是不喜歡小阿姨做的事,而不是不喜歡她這個人,對不對?妳不喜歡她做的事,可以直接跟她說,我們應該對事不對人,而不是全盤否定她這個人。就像我很愛妳,可是我不喜歡妳亂丟東西,但我不會說我不喜歡妳一樣。我是不喜歡妳做的事,但我還是很愛妳啊!」。我默默期盼這樣的說明能讓她理解如何處理所謂的「不喜歡」,也能學習用更坦然成熟的方式處理內心的不愉快,找出癥結先處理問題,處理完後再來談同理心就容易多了。
女兒牽著我的手,專心地聽著走著。突然,她彷彿悟到什麼大道理般,開心蹦跳唱歌起來。妹妹跟她玩起追逐遊戲,女兒又回到以往那個好喜歡小阿姨的模樣,兩個人在路上玩得吱吱叫。
回家後,大家坐在一起吃飯。吃到一半,女兒爬上妹妹的座位,站在她後面說:「小阿姨,我喜歡妳!可是我不喜歡妳搔我癢!」,妹妹有些感動,說:「好!小阿姨知道了!以後我不會搔妳癢!所以妳還是喜歡小阿姨對不對?」,女兒毫不遲疑地說:「對~!」
我很感動女兒的悟性,她學會先肯定對方,再坦承自己的不舒服,連大人都很難做到釐清問題與情緒,四歲孩子卻做到了。經過那次練習,我幾乎不再聽到女兒說她不喜歡某某某了。她會說:「我不喜歡OOO (做某件事)」,而不是一干子打翻地說「我不喜歡OOO」。從那時起,女兒在幼兒園的日子越來越開心,她不再跟我抱怨不喜歡誰誰誰,而是不斷分享她跟哪個好朋友一起做了甚麼,每天開開心心的去上學。我知道她找到自己的解方,既不委屈自己,也不傷害別人,小社會的人際磨練,她成功過一關了。
「對事不對人」,我們往往只是不喜歡那個人做的「事」,卻常常以為自己是不喜歡那個「人」。每個人都有可愛的地方,撇開那些不舒服,他們身上總有值得喜歡的地方。我把這樣的觀念傳達給我的孩子,願她能擁有坦率且成熟的人際關係。
我們必須先解開心結,同理心才能綻放。
* 歡迎原文連結分享。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