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與法式飲食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我認為是來自於兩者的飲食文化及教養觀念根本不同:

 

 

北美的吃是「實用性的」,法國的吃是「文化性的」

 

 

「飲食」對北美人而言,傾向是為了「避免飢餓」及「補充營養」等實際目的而存在。他們習慣在大型超市買菜,買的多半是冷凍或即食品(而非生鮮蔬果或肉類),花在下廚及用餐的時間也很少。作者就坦承自己以前不喜歡下廚,也不喜歡花太多時間吃飯,早餐狼吞虎嚥趕著出門,工作時習慣在辦公桌前花十分鐘啃三明治, 晚餐也是大口吞下趕著做家事,每天吃飯時間總和僅一小時多,但她卻願意每星期花數小時載女兒去上音樂課並督促她練習。如果飲食的目的只是為了填飽肚子,那麼吃什麼、怎麼吃、花多久時間吃,當然就不是那麼重要了。然而我不能理解的是,他們只吃單調貧乏的食物,卻又會擔心營養不夠,於是再去購買各種化學合成的維他命錠來補充,形成「不吃魚所以要吃魚油」、「不吃青菜水果所以要吃綜合維他命或喝纖維粉」等奇怪的現象。

 

 

相較於北美將吃食視為實用性目的,「飲食」卻可說是法國文化的中心。作者解釋「法式飲食」有三個核心:宴飲交際、好品味與良好的飲食準則。這三個核心原則,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培養 。對法國人來說,飲食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及取得營養,反而像是品味的培養與美感的體現,從佈置餐桌、擺盤、吃法、圍繞著餐桌進行的交談等,都是文化表現之一。 他們會選擇上市場(如果當地有市場的話)買新鮮當季食材(上菜市場也是很重要的社交時刻),而不是在超市或大賣場一排排的貨架中穿梭。他們享受食物,也將用餐視為人際交流的重要時刻,一整個工作天是依據用餐時間來安排的:中午休息一個半至兩小時,晚上七點打烊,好讓大家回去與家人一同吃晚餐。

 

 

作者也觀察到,法國人不太在意食物所含的營養素,而是把心思放在教導孩子習慣多樣化口味、口感與色澤,他們提供大量蔬菜、未加工的食物、高品質的點心,讓孩子享受「真正食物」的味覺。她引述法國小兒科醫師 Simon Gerber 所說:「小孩子的食物不是供給能量的燃料,它所含有的無形文化資產、語言及難以衡量的共享愉悅,和卡洛里及維他命一樣多。」,充分展現法式飲食的核心想法。

 

 

作者的觀察與我的經驗不謀而合。法國人在餐桌上享受食物、交流情感、爭論時事,連許多作家的巨作都是在咖啡廳裡寫出來的。即便在法國家常小館用餐,人們也是從前菜吃到甜點,過程中充滿對話,他們慢慢享受一道又一道的食物,有時討論盤中飧,有時爭辯國家政策,一頓晚餐吃下來最少要兩個小時。從講求「翻桌率」的台灣飛到慢食國度的我,一開始本不太適應這種緩慢的用餐方式(坐定後等服務生送菜單要10分鐘,看好菜單等服務生來又要10分鐘,前菜送上來時又過了15分鐘,前菜吃完等收盤子又要10分鐘,接著的主菜及甜點也是以同樣緩慢的速度進行)。然而法國人一點都不急,因為他們不只是來「吃飯」,更重要的是來「聊天」,所以服務生的速度越慢,他們越有時間可以天南地北。後來我開始愛上這樣悠閒的氣氛,學會慢慢品嚐食物, 在紅酒與美食的陪伴下,享受與朋友聊天的愜意,這樣一頓飯吃下來,不僅味蕾被滿足了,心靈也飽滿了。

 

 

法國人也愛做菜,一個朋友的法國老公會自製 pizza,他會得意地把麵皮甩上半空中、再分毫不差地接住,另一個嫁到法國的朋友,經常在臉書上分享她老公製作的傳統法國菜,看得令我食指大動。

 

Yi san 1  

圖片來源:楊懿珊/Yang Yi San

 Yi san 2  

 

圖片來源:楊懿珊/Yang Yi San

 

我也愛逛法國小城的市集。在我住的小城,每週二、五固定在法院前廣場,各式新鮮蔬果攤、乳酪攤、生鮮肉鋪、香料攤,還有販賣醃漬橄欖、油漬朝鮮薊及甜椒的熟食攤,更棒的是有現烤的香料雞,都在挑動我的味蕾。人們在各個攤子前與老闆討論食材或分享作法,整個市場瀰漫著歡樂的氣氛。「食物」在法國人的生活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普羅旺斯美麗藍天下,豐富的食材與跳躍的顏色讓人不愛上食物也難。

 

 

800px-Market_in_Aix-en-Provence,_France_(6053041300)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相反地,我在美國沒看過這樣的市集。前年回美國探親,無論是在密西根或佛羅里達,整整兩個多月我們都在大型超市採買。閃著白色日光燈的超市裡,青菜種類少得可憐,生鮮肉類有一些,但所佔比例與幾大排的冷凍櫃根本無法相比(美國超市可以找到一整櫃知名連鎖餐廳出品的冷凍即時義大利麵及招牌菜,種類之多令人讚嘆)。 若以超市各類食品展示面積來算,零食櫃遠遠大於生鮮蔬果肉類(光是「薯片」所佔面積就超過生鮮肉品)。

 

Walmart chips  

 圖片來源:http://gooseandbutton.blogspot.tw/2012_01_01_archive.html

 

 

美國是農業大國,有各種氣候條件可生產各式食材,可惜1960年代為了大量生產糧食,政府鼓勵大規模種植小麥、玉米等單一作物,導致穀類生產過剩,其他作物卻嚴重缺乏。為了消化過剩的穀類,政府鼓勵人民多吃穀類,比起廉價的穀類製品,新鮮蔬果價格太昂貴了,許多家庭根本負擔不起。如果食材只有單調的麵粉、玉米、馬鈴薯,人們自然沒有享受飲食的樂趣。

 

 

我認為,每個地區的飲食文化,與該地的氣候條件、人口密度、文化發展、政策方向,都有密切的關係。飲食是「實用」或「文化」無關對錯,它不過是那個社會相應成習的一種態度而已。然而,如果我們已經知道某種飲食態度會給自己及孩子帶來健康上的問題,那麼是否還能聳聳肩說「無所謂,反正大家都這樣!」?文化是一種集體慣習, 但我們永遠有權利拒絕被不良的飲食方式同化,並選擇對自己與孩子好的作法。

 

 

一歲以下的嬰兒不會自己找東西吃,是父母採取的教養態度左右了孩子飲食方式的發展,那麼這兩種文化在孩子的飲食教養上又有何不同呢? (待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挑食 教養
    全站熱搜

    Jaguar 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