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nch kids eat everything book cover  

 

前陣子去逛書店,先生拿來一本「法國爸媽這樣教,孩子健康不挑食(French kids eat everything),說這本書在美國很紅,每個有挑食小孩的美國父母都在看這本書。這是一個加拿大媽媽描寫自己帶著七歲與二歲女兒回到法國先生的故鄉布列塔尼生活一年,期間受到法國飲食文化的猛烈衝擊,開始改變自己與孩子飲食方式的過程

 

 

「北美」+「法國」+「孩子的飲食問題」?我立刻被吸引了。我本是不太重視吃的人(對美味的要求僅在「吃麻辣鍋」而已),當了媽媽後,出於某種保護孩子的天性,我開始關注孩子的飲食(尤其是二歲的女兒有過敏體質,很多東西不能吃)。此外,我一直對美式飲食很感冒,在看過 Jamie Oliver 在 TED 上的演講(http://www.ted.com/talks/jamie_oliver.html)及「美味關係(Food INC.)」 後,我得知美國小孩的肥胖症高居全球第一,糖尿病、心臟病等更是美國非常嚴重的問題。而我那華裔美籍的先生,由於長期浸淫在美式飲食文化裡,變得非常不健康,從小過敏、氣喘、慣性腹瀉,三十五歲後更加上高血壓及久咳不癒,還被醫師宣告即將得糖尿病。當他理解美式飲食的問題後,改變整個飲食習慣,許多問題不藥而癒。 我好奇北美到底是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飲食,才會讓他們有這麼嚴重的健康問題?

 

 

相較於美國,法國美食舉世聞名,弔詭的是法國人普遍體態輕盈,也鮮少聽到法國人有什麼健康上的重大隱憂。曾在法國留學三年且經常回去遊玩的我,竟然沒看過胖小孩(真的,一個都沒有!)。法國對我而言是一種既親近又遙遠的感覺:家常小館裡與姊妹滔慢慢享受晚餐的自在、中世紀曲折小巷中閃過的法國女人窈窕身影、深夜十一點仍在餐桌上聊個不停的白髮端莊法國老夫妻,都像鄉愁般烙印在我身體。然而我卻又不是真地那麼理解法國,尤其有了小孩後,我一直很好奇法國人給孩子吃什麼,而他們又怎麼教養孩子, 才能教出熱愛美食又能滔滔雄辯的人民?

 

 

這些問題,在翻開這本書後,一一有了解答。作者的兩個女兒嚴重挑食,隨時隨地都想吃零食,且極端不願意嘗試新食物,這些飲食問題看在法國親戚的眼裡,成為不可饒恕的罪惡, 原本對這些問題不引以為意的她在法國屢受責難,也因此背負強烈的親職壓力。 一開始,她防衛性地反抗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批評,然而當看到法國孩子什麼都吃、很享受吃、且很有規矩地吃,她開始反省自己在飲食教養上採行的美式作法與思維,並列出十條法國飲食守則,從而改變了自己與女兒們的飲食模式。

 

 

隨著作者(Karen Le Billon)由反抗、被動地接受、到積極地改變,我也開始反省目前的飲食習慣與教養方式,一股「我也想要改變」的強烈慾望油然而生。當然,書中所言只是作者的經驗與看法,「北美式」或「法式」並不能套用在每個美國或法國家庭,然而不可否認地,書中反應的是大部分的狀況,其中也有我親身經驗或聽說過的,因此相當有說服力。

 

 

我將書中提及的美式與法式飲食方式簡單整理如下:

 

一、吃什麼?

 

北美:飲食內容較單調,大部分為穀類製品、馬鈴薯、乳製品等。常吃速食、冷凍微波食品,或簡單的義大利麵。幼兒在學校經常吃冷食(三明治及調味飲品),許多父母甚至讓孩子帶餅乾果汁當午餐。美國兒童最喜歡的水果是「果汁」,最常吃的蔬菜是「薯條」。

 

法國:食材與烹煮方式豐富多樣,使用當季蔬果食材、各式海鮮肉類等。他們吃前菜、主菜、乳酪、甜點的傳統法國四道菜,並習慣在家裡煮食 。五歲孩子在學校裡吃的午餐同樣也是傳統四道菜(由學校準備),且每天要吃五份蔬果(約兩杯半份量)。幼稚園下午點心時間則吃各色蔬菜泥酥餅(甜菜根、青花菜、白花椰菜)。

 

二、如何吃?

 

北美:常常獨自吃(例如端到臥房內邊看電視或電腦邊吃飯),或獨自在辦公桌上吃。調查顯示,僅四成美國青少年和五成五低於十一歲的美國孩童,每天跟家人吃晚餐,且每三人中有一人每週跟家人吃飯次數不到三次。

 

法國:宴飲交際是法式飲食很重要的核心,餐桌是社交、連結情感與傳遞溫暖的地方,所以家人通常會一起吃飯(尤其是晚餐)。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法國小孩每天在家和全家人一起吃晚餐。

 

 

三、食物的角色?

 

北美:食物是用來解決飢餓、補充營養、及安撫情緒的。 提到食物,美國人多半著重「營養成分」,對食物的聯想多半與健康有關,關於愉悅的聯想很少。北美父母常用食物當獎賞(表現好就給一片餅乾或糖果)、轉移注意力(小孩哭或父母在忙或趕時間時塞零食給小孩以安撫她)、賄絡(如果聽話等下有冰淇淋可吃)或處罰(不聽話所以不准吃飯)。作者直言,這是讓食物背負著情緒的包袱。

 

法國:法國人熱愛食物,喜歡談論食物,也很重視孩子的飲食習慣。 提到食物,法國人多半聯想到愉悅,最不會聯想到健康。食物是用來享受的!法國人不拿食物來安撫或消遣。食物不是玩具、誘餌、獎賞、或紀律的替代品。

 

 

四、吃零食?

 

北美:無論大人小孩,都喜歡吃零食。 北美小孩平均一天吃三次零食,且每五個小孩就有一個每天吃零食的次數高達六次。 而98%的美國成人每天吃零食,且將近一半的美國成人一天吃三次零食。 零食大部分是餅乾、薯片、蛋糕、donuts、飲料等。北美父母深怕孩子肚子餓,會不顧一切拿東西給孩子吃,寧可給孩子吃不健康的東西,也不想讓孩子餓到吃飯時間。零食變成孩子吃食之大宗,因此沒有胃口吃正餐裡更營養的食物。

 

法國:法國人不給孩子吃零食。孩子一天吃三餐外加下午點心,其餘時間不提供任何零食給孩子。 法國成人也不習慣在正餐時間外吃零食,頂多在午後稍晚吃一個小點心,點心多半為水果、茶、咖啡、yogurt及麵包抹奶油。法國父母寧願讓孩子餓肚子,也不願破壞孩子吃正餐的食慾。他們認為「飢餓是最棒的調味料」,讓孩子肚子餓無妨,孩子習慣空腹的感覺,等久一點,就會在固定用餐時間吃多一點、健康一點。法國人覺得隨意給零食吃,會鼓勵衝動性飲食,日後會藉由吃食來處理或隱藏自己的情緒,破壞身體調節飲食習性的能力,增加飲食失調的風險。

 

 

五、下廚時間?

 

北美:美國人每天平均花三十分鐘下廚(是已開發國家中最短的)。

 

法國:法國人平均花四十八分鐘下廚。法國全職職業婦女比率與工時美國相差無幾(66%職業婦女,每日工時8小時), 但法國婦女選擇花更多時間買菜、準備食物與用餐。

 

 

六、用餐時間?

 

北美:成人整天用餐時間總和一小時多。學校給孩子用餐的時間頂多二十分鐘(甚至只有十分鐘)。

 

法國:「用餐」是法國生活裡最緩慢的時刻。法國人每天平均花兩個多小時在吃飯上:早餐15分,中午1小時(用餐時間為1.5小時甚至是兩個小時,因此吃完還有足夠時間消化及休息),晚餐則超過1小時。這些都還不包含買菜、煮飯及收拾碗筷的時間。

 

 

七、用餐禮儀?

 

北美:玩食物被認為是幼兒學習的一部分。美式育兒書認為,孩子會想把玩食物是正常的,父母不應阻擋。北美小孩經常邊看電視邊玩邊吃。

 

法國:法國父母不讓孩子把玩食物,二、三歲的孩子可以使用餐具整潔地進食,吃完後一身乾乾淨淨。法國小孩與大人們同桌進食。法國小孩(即使是八個月大的孩子)可以長時間坐在餐桌旁,與大人們一同用餐。 幼小的孩子面對食物都能表現出自制力,大人沒喊開動,不會伸手拿。

 

 

八、挑食?

 

北美:北美小孩嚴重挑食,不愛吃青菜,不願嘗試陌生食物,喜愛碳水化合物及乳製品。

 

法國:法國小孩不挑食,喜歡嘗試新食物。

 

 

九、健康問題?

 

美國:美國肥胖兒童比例居全世界冠軍(年紀小小就得第二型糖尿病的也很多)。發生肥胖問題後,再來做飲食控制或減重課程。

 

法國:法國小孩肥胖比率是已開發國家中最低的。法國小孩不需特別進行飲食控制,因為沒有胖小孩。

 

 

 

從孩童的飲食表現及整體健康狀況上來看,法式飲食的確勝出!法國孩子少有肥胖,他們什麼都吃,而且吃得整潔有禮,光是聽到他們能長時間坐在餐桌旁陪大人們吃一頓三、四小時的晚餐就夠令人讚嘆了!究竟,美式與法式的飲食方式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異?而為何美式飲食教養方式會養出這麼高比例的胖小孩? (待續)

 

Fat-Kids-Newsweek

 

fat_kids_on_Time(1)  

arrow
arrow

    Jaguar 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