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ar  

自從去年在美國開露營車大旅行,途中發生先生與女兒吃甜食後情緒大爆走,「糖」已被我列入管制物品,而描述事件過程的兩篇文章 [今天,我把甜食全丟了!] [戒糖報告:有糖沒糖差很大]也引來很大迴響。許多網友表示從不知道糖這麼可怕,也有不少人早就意識到糖的影響並採取行動,少部分人則抱持懷疑態度,認為糖並非十惡不赦。

 

看著各方留言,我不斷思考應如何看待「糖」,尤其在孩子的飲食教育上,我們究竟應該全面禁絕?或是有條件開放?我深知讓孩子完全不沾糖很難做到,在這個處處是糖的時代,姑且不論零食或甜飲,連水果糖份都非常高,致癮程度與糖果差不了多少(曾有網友分享,說他的孩子平常不吃零食,然而還是不愛吃正餐,但飯後水果卻是秒殺;也有朋友的孩子,吃正餐時都要媽媽餵,但吃水果時卻迫不及待自己動手、狼推虎嚥連皮都想吃掉。)。此外,我也聽過一些例子是小時候被完全禁止吃糖的孩子長大後會更想吃,當他們有能力自己去購買時,反而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全面禁絕似非良策,與其不附理由全面禁止,我認為不如明白解釋並有條件開放

 

如果無法完全杜絕孩子吃糖,我們如何在幼兒時期給予教育,讓他們帶著清晰的判斷力,走長長的人生飲食路呢?

 

父母必須先認識「糖」,再跟孩子溝通吃糖的後果,與孩子一起實驗吧!

 

關於吃糖這件事,我認為首要工作是父母必先理解「糖」在人體內的作用、影響、及過量攝取時可能產生的健康危害,如果父母自己都不懂糖,就無法說服孩子不吃糖。陳俊旭博士的《吃錯了,當然會生病》及賴宇凡治療師的《身體平衡,就有好情緒》二書對糖的影響均有著墨。陳俊旭博士直言:糖是合法的毒藥,容易讓人上癮;賴宇凡治療師也清楚解釋攝取過多的糖對生理及情緒產生的各種影響。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知道吃太多糖可能導致的後果,然而由於完全不吃實在太痛苦,且身體一時也沒甚麼病痛,便得過且過。更何況,大人們很難抵抗孩子吃糖時開心的模樣(瞧她們舔冰淇淋時一臉滿足的模樣),很容易就順應孩子而心軟。我也是歷經兩次戲劇化事件後,才真正認清糖的威力,之後才逐步建立自家的甜食規範。

 

如果專業文章說服不了各位,不如親手做個實驗吧!仔細觀察孩子吃糖(包括各種糖果、甜食、甜飲、水果等)前後的變化,他們肢體動作是不是變大?情緒是不是變得特別開心(但沒多久又轉為暴躁)?是不是吵著不想睡覺或亢奮完後倒頭就睡?是不是想一吃再吃停不下來?相反地,如果孩子沒碰糖,他們是不是情緒較穩定且能講理?是不是能專心做一件事而不是跑來跑去?是不是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胡亂搗蛋?只要仔細觀察,我們都能看出糖在孩子身上的作用。

 

這個吃糖實驗應該邀請孩子一起做,讓他練習觀察自己吃糖之後的行為及情緒變化(例如我女兒就很清楚發現自己吃糖以後會很興奮,而且肢體動作會變很誇張,有時還會爆走)。幾次觀察下來,相信孩子也能察覺糖對自己產生的影響,當他體驗過「失控」的感覺,才能在「一時之快」與「接下來的後果」間自我衡量,從而能自主決定應該怎麼做。要說服孩子,就要讓他有親身體驗的機會,光用說的很難讓孩子打從心底認同。

 

立下「糖」的飲食規範,且父母與孩子必須共同遵守

 

當我們與孩子都充分認知「糖」的影響後,接下來父母應確立「糖」在飲食中出現的比例、份量與時機,並立下合理規範,讓孩子在一個可預期的情況下才可吃糖。在某些事物上,孩子是無法自我控制的(例如吃甜食),此時如果父母能適當給予規範,孩子其實很樂意有外在規範來協助自己克制慾望。

 

先說明一下,我要說的「糖」不僅限於一般認知的糖果、零食、甜飲等,還包括水果。雖然一般認為應多吃水果,然而現代水果都經過改良,甜度糖分都太高,平常不能吃任何甜食的孩子可能會非常愛吃水果,結果同樣產生吃糖爆走現象。有一次,我在晚餐後給女兒吃一顆很甜的百香果,二十分鐘後,她在房子裡跑來跑去,吵著不要洗澡不要睡覺,搞得我跟她都受不了。其實水果裡所含的營養成分青菜裡都找得到,不吃水果其實沒甚麼大不了,大家都太強調水果的重要性,卻忽略水果會排擠掉掉孩子吃青菜的慾望。我真心認為,甜的東西適可而止就好。

 

我們可以依據日常生活及實際執行的可能性,訂定何時可吃糖、吃多少糖,與孩子解釋並溝通後,共同遵守。每個家庭可能會有不同的「糖規」,如何吃、吃多少也因人而異,經過多次慘痛經驗後,我家目前的糖規是這樣的:

 

*晚上六點以後不吃任何甜食(包括水果)。

*如果要吃甜的,必須是在大量活動之前,例如走路、運動前(如此可確保糖會立刻被燒掉而不是留在體內亂竄),比較好的時機通常是早飯後或午覺醒來後。

*平日糖果絕對不允許,只有在過年過節及生日時可吃一根棒棒糖(如果有人送糖果,我會感謝對方並收起來,等到節日時再讓她自己挑一兩個來吃)

*凡是甜食,份量一定是節制的(包括水果),至於實際份量則必須親自實驗,以「吃完後不會爆衝」為指標。

 

父母在給予甜食時應懷著謹慎的心情,並仔細觀察吃了該甜食後的變化。當孩子吃完某甜食,變得情緒不穩定,或一直吵著還要吃,此時就應該知道她又要上癮了,應馬上停掉該甜食(或減少份量)。例如上星期,我在傳統市場買到「香蕉飴」,女兒超愛吃,吃了一個還要一個,然而吃完後她變得很不講理、脾氣暴躁,還一直問我還有什麼甜的可吃,我立刻知道「香蕉飴」是地雷食物,以後不買了。

 

規範訂下來後,接下來就是要合理地執行。說好不能吃的時候絕不給吃(溫柔且堅定地告訴他),但當可以吃的時候,即使孩子忘記,父母也要主動給他,讓他知道父母是尊重這個規範的,他也因此能尊重這個規範。這點很重要,當父母「說到做到」,孩子才能心服口服地遵守約定。教養孩子最忌諱欺騙與敷衍,當孩子看到糖想買,不如先跟他約法三章,說「我們可以買,但是要留到節日或生日時再吃,如果吵鬧,那麼節日時就不能吃」,那麼他一定會想辦法忍住,並期待那天的到來,且更能享受耐心等待的成果。

 

女兒從「吃糖」學習到的事

 

延遲享受

 

歷經美國吃糖爆走事件及無數次吃甜食實驗後,女兒很清楚甜食對她的影響,對於立下的糖規,她甘之如飴地接受並遵守。她知道平常不能吃糖果,所以十分期待生日的到來。某次她看到一支可愛的透明藍色愛心棒棒糖,一直喊著要買來等生日時吃,我如她所願買來放著。一個多月過去了,我根本忘了棒棒糖的存在。女兒生日的前幾天,一個阿姨拿了一小包水果軟糖送她(內有兩小顆軟糖),我看她臉上洋溢著笑,一時心軟說:「妳想吃可以吃啊!」,沒想到,她竟然回我:「不要!我要留到生日的時候再吃!」,回家後,她更改口說生日時要把軟糖送給馬麻跟阿嬤,她要吃一個多月前買的那支藍色愛心棒棒糖(而不是全部都要)!

 

突然發現,她就這樣不知不覺學習到「延遲享受」的美妙。她知道媽媽說生日時可以吃就一定可以吃,而且還陪她去買,並幫她好好保管,她喜歡這樣的秩序感,於是,在約定不該吃的時候,她寧願不吃,主動遵守規範,來犒賞耐心等待的自己。這才發現,當父母立下適當規範並合理執行(不完全禁絕,而是有條件開放),孩子能在規範中感到安心(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必須等到條件滿足了才能吃),從而能從期待獎賞到來的心情中,學習延遲享受,這是實行糖規以來始料未及的收穫。

 

自我察覺糖的影響

 

此外,女兒現在也能觀察到糖對自己的影響。每當她吃了點甜食開始情緒亢奮、蹦跳搗蛋、或興奮到不想睡覺時,我就問她:「ㄟ?妳是因為吃了糖嗎?」,一開始她會否認,漸漸地,她會開始承認的確是因為吃糖產生的後果。某次我們跟女兒的同學及媽媽一起吃麻辣鍋,飯後,小同學吃了兩顆百香果、一顆柳橙、幾片芭樂,而女兒喝了一杯西瓜汁、吃了一個梅子果凍及兩個手工鮮奶酪,沒多久,兩個小人很興奮地玩了起來,尖叫、大笑、在長沙發上翻爬、吐口水,突然聽到女兒說了一句:「ㄟ,我們是不是因為吃了糖,所以現在變得很興奮啊?」。

 

不用我提醒,她自己很清楚自己失控的狀況是因為吃了糖。出了餐廳,他們玩到一路在騎樓地上滾,進了捷運站,兩人還去拍打捷運路線圖電箱,正值下班時間人潮洶湧,一路上看管這兩個彷彿喝醉酒的小人,回到家,我都燒聲了……

 

當天回家後,我把自己的觀察與她分享,她也承認自己處於「發瘋」狀態,於是我們一致同意不能吃這麼多甜食。當孩子有機會學習覺察並親身體驗吃糖後的變化,清楚認知糖帶來的影響,此時要說服他們別吃(或別吃太多),就變得非常容易,因為沒有人喜歡失控的感覺。

 

味覺改變,不再喜歡過甜的食品

 

減糖運動開始後,女兒的味覺也被校正回來了。她不再嚷嚷著要吃軟糖,反而碎念冬瓜茶太甜不想喝、布丁底下的焦糖太甜不想吃。她能耐心等待節日到來,在規定時間以外主動堅守不吃糖原則。我知道她還是喜歡甜甜的感覺,所以答應她每天上幼兒園前可以含兩小粒柚子蔘(類似八仙果),有時我也會煮枸杞牛蒡茶或枸杞紅棗茶給她喝,這樣她就很開心了!由於學校會在午飯後供應水果,所以晚餐後我們也不吃水果,直接洗澡睡覺。偶爾她會跟我討價還價,有時我也會心軟,但那些少數的破戒都會立刻被導入正軌,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守著自家糖規,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女兒生日當天,她從早上一直等到傍晚,當好不容易終於吃到等了一個半月的藍色愛心棒棒糖時,臉上的表情好滿足好開心!她慢慢舔著棒棒糖,一個小時過去了,棒棒糖才吃了一半,她請我幫她包起來保管。當天晚餐,吃了糖的女兒又變得很暴躁不可理喻,堅持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例如某某碗不准我們放菜,某某湯匙不能拿來舀湯之類的),整頓晚餐吃得很沒耐性。我提醒她:「妳是不是因為吃了棒棒糖所以變成這樣啊?」,她沒有說話。

 

生日宴至今一星期了,她沒過問吃了那一半的棒棒糖到哪裡去了。我想,她很清楚那根棒棒糖帶來的後果,不吃也罷。

 

* 歡迎原文連結分享。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戒糖 甜食 飲食教育
    全站熱搜

    Jaguar 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